2025中国平安“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在深启动

新闻要闻 2025-09-14 23:07:25 28484

  5月11日至13日,中国由平安集团、平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妈妈洗手奉职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的针动“千年非遗 时尚赋新”——2025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在深启动。在为期三天的线活活动中,来自柯尔克孜族、年度蒙古族、焕新苗族、计划独龙族、深启瑶族、中国傈僳族等10个民族的平安18位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深圳,与深圳的妈妈洗手奉职网时尚设计师、行业专家及公益组织代表,针动共话中国千年非遗之美,线活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年度

  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出席“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座谈会,并与18位非遗传承人围绕各民族技艺传承的实践经验、跨界融合创新、代际传承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他表示,每一件非遗产品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平安集团立足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创建非遗跨界融合的新场景,构建“公益+商业”可持续生态,创新乡村振兴的产业帮扶新模式,让“妈妈的针线活”成为乡村振兴、非遗公益领域的示范项目,成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名片。

  11日下午,在“千年非遗 时尚赋新”——2025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启动仪式上,来自玛丝菲尔集团的设计师,精心策划了“走进苗,回到苗”主题活动,模特身着融合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意服饰闪亮登场,向非遗传承人们分享非遗元素如何融入东方美学。

  此外,来自柯尔克孜族、苗族、瑶族的非遗传承人也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如何让千年技艺在当代语境下呼吸生长,又如何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探索非遗技艺的创新之路。

  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尔克孜族非遗传承人——布如力·斯开克从小跟着祖母和母亲,掌握了柯尔克孜族刺绣的技巧,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35岁那年,她带着村里仅存的几位绣娘成立了刺绣合作社,让非遗技艺真正“活”了起来!活动结束后她激动地说:“从没想过我们的老纹样新创作能变成国际订单!”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华伟表示:“非遗传承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妈妈的针线活’这一饱含温度与情感的公益项目,不仅承载着家庭记忆与文化传承,更蕴含着女性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力量。我们将整合多方资源,探索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融合路径。”

  12日上午,“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座谈会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行,18位非遗传承人分享了各民族技艺传承的实践经验,并围绕传统纹样保护、跨界融合创新、代际传承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来自广东韶关乳源县瑶族非遗传承人邓玉玲、邓小珍分享了她们与平安的结缘的故事,并合作绣制了一幅作品“民族大团结”的瑶族刺绣作品赠送给平安集团,对平安长期支持、关心他们发展表示感谢。邓玉玲说:“两年前,平安带我们去了意大利、希腊、马来西亚交流学习,这是我们第一次带着自己作品走到国际舞台,回来后平安不仅帮我把工坊重建了,还继续通过他们的方式帮我们把瑶族的产品销售给更多的人,将我们的瑶族历史、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座谈会上,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福田区时尚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殷博被特聘为“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的首席创意顾问,并组建专业的公益设计导师团,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胡剑锋在座谈会上提出,“妈妈的针线活项目,未来要聚焦三大创新:一是有专业的设计师帮助指导、二是创建非遗跨界融合的新场景、三是构建‘公益+商业’可持续生态。立足平安集团乡村振兴的产业帮扶模式,让‘妈妈的针线活’成为乡村振兴、非遗公益领域的示范项目,成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名片。”

  据了解,2020年8月,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四川大凉山共同发起“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已覆盖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广东等10个非遗工坊,帮助百名低收入妇女在家门口用自己的手艺创业增收。


(责任编辑:马欣)


本文地址:http://wulanchabu.hyjuy.com/news/319e6579902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不能忘却!300余件文物见证国际友人跨越山海并肩抗战

志愿服务为文旅经济添活力

【新闻随笔】风扇帽走红说明了啥

【光明时评】促进机器人产业实现更多创新突破

险企资本补充路径趋于多元化

友情链接